twitter

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

现代爱丽丝

从初中三那年起,我几乎每晚睡觉都做梦。我爱做白日梦,同时也毫无选择的在晚上发梦。

曾有朋友问我:“你的梦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我犹豫了很久也答不上来。直到想起过去做过的一个侠女梦,我才肯定自己做的是彩色梦,因为我的对手──大蛇的全身鳞片是由五彩珠子缀成的。

【世华‧奇闻】杀人犯潜逃13年,为扬名上电视相亲终落网!

有报导说常做梦的人比较有创意,但我可不想天天做梦。我曾梦过卡通人物大力水手(Popeye the sailor)和他的大胖子死对头坐在天平上比拼,而从梦中笑醒过来,但我的梦通常都会搞到我身心俱疲。我这说法並非夸大其词,因为根据科学研究,梦是在 表浅睡眠期出现,而我一晚不只发一个梦,而是好几个,有时还以连续剧的方式出现,可见我的脑子整晚都在转动。

每当压力来袭,我更加梦不断,即使小睡片刻梦儿也会趁虚而入。记得我当年考大马教育文凭时,趁下张试卷开始前睡了半个小时,不料却梦到自己一直在埋首苦算一道早上考过的数学题,醒来后更觉头昏脑胀。

说来也许让人难以置信,膀胱涨满和自觉快要从高处掉下来都会促使我发梦。虽然每次我都能“悬崖勒马”,不至於闹出尿床或滚下床的糗事,但那种感觉,一如现实中脚趾被小猫啃咬投射到梦里却变成一脚被大彩蛇咬噬那样让人心跳一百。

最让我百思不解的是一个有关还是孩子的我与小同伴玩游戏的梦。梦中的画面是朦朧不清的,我们的玩具嗒嗒嗒一下又一下发出空旷的声音,梦境的氛围就像鬼片里的人做梦时看到的情况那样阴森。

有人说,若梦到有人呜呼哀哉,对那个人反而是好事。到目前为止,我只梦过两个与死亡有关的梦, 一个涉及我最爱的至亲,一个则死了好多人,不过看不清是谁。那个梦有点恐怖,梦中的我骑著摩哆车去工作,途中车祸特別多,一路上不是看到车毁人亡,就是斑 斑血跡,转去另一条街,却突然看到多个断了的头颅从后经过我的两旁一直向前急速滚去,我载著同事,努力地左闪右避那些滚动的头颅,场面惊险紧张得让我喘 气。

最近我梦到一个女人为情跳楼,明明警方已將尸体装进黑胶袋载走,不料我才回过头,却见女郎活生生站在我的面前,距离我只有半尺,对我说:“你不要乱写呀!”

翌日我在医院太平间跟记者朋友说起这个梦,大家听了轰然大笑,其中一个说:“你跑意外新闻一定跑得很压力。”

●孵梦一点都不好玩

我很羡慕那些因为发梦而中万字的人,最神奇的是,一些人甚至將4个字完整的梦了出来。我唯一梦过的一组手机號码没让我发財,却让我开始相信自己的第六感。

那个梦是关於我一个常將“要喝牛奶何须养一头牛”的谈话掛在嘴边的钻石王老五友人。梦中,一个 我在现实中怀疑与友人关係非比寻常的美丽女子抱著幼儿出现在我和友人开会的场所,儘管他们互动冷淡,但在会议结束后,在我怀里的幼儿却遥指他们的方向,叫 道:“爸爸,爸爸。”那一组號码,是梦在结束前,朋友给我的私密的直线號码。

自那个梦后,我越加留意这对男女的互动,只是半点端倪也瞧不出来。不过年余时间,真相终於大白,他们真的是夫妻关係,而且还有了一个上小学的小孩。

我一直以为,做梦是身不由己的,直到上瞭解梦课程,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可以主动孵梦。

第一天课程结束,导师为了让我们实践课堂所学的,要求我们针对心里某个疑问通过梦寻找答案。回 到家里,我依导师所教的方法尝试孵梦,结果那晚我做了7个梦,其中记得的有5个,每个就像我平常做的梦般没有甚么逻辑性,而且故事各不相干。我请导师帮我 解梦,出奇的,她不但从5个梦理出一条脉络,最终还给了我答案,最神奇的是,真正的答案果真如此!

我相信梦能够反映我们潜意识的想法,也相信解梦的科学性,只是孵梦一点都不好玩,自己又未掌握解梦的窍门,我还是不要自寻烦恼,就安份做个不明不白的“爱丽丝”或“淳於棼”(注)吧!

(星洲日报/副刊‧文:朱纪珍)

大鹅抗匪记

邻居的老人饲养了三只大白鹅。两只雄一只雌。每天清晨,三只大白鹅就会结伴一起,大摇大摆地在菜园边觅食,神气活现地“嘎嘎嘎”叫喊著。

几乎村里的大人和小孩,都有过被雄鹅追啄的遭遇。谁要是不小心侵犯了牠们的领地,两只雄鹅就会一前一后的左右夹攻,作状似的扇动著双翼,一副“我和你拼了”的模样,扑前来。

【世华‧奇闻】迷恋女警甜美声线,男子虚假报警上万次!

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大白鹅,人们只感到啼笑皆非,谁也不忍心去伤害那两只笨拙鲁莽的大鹅,但又必须隨时提防身后那两只大鹅,出其不意的偷袭;曾有人覬覦菜园里的瓜果,想顺手牵羊,却被两只大鹅啄伤了手,从此退避三舍。

比起雄鹅,雌鹅就显得温顺可爱多了。温柔的雌鹅常让小孩轮流骑坐在牠的背上,让小孩亲昵地搂住 牠细长的颈脖,牠轻轻啄著小孩的手臂,逗得他们咯咯地笑。然而,当两只桀驁不顺的雄鹅从池塘边爬起来,一边抖落羽毛上的水珠,一边气冲冲的赶来,捍卫牠们 的同伴时,小孩又会一哄而散了。

●大鹅与宵小的激烈搏斗

犹记得某个深夜,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沿著后院的菜园里传来。拴在院子里的狗也嗅到了不速之客,狂 吠不止。就在这个时候,大鹅的破锣嗓子,急促地“嘎嘎嘎”喊了起来;隔著窗户望出去,黑暗中有一个人影在晃动。两只雄鹅气势汹汹的扑动翅膀的声音,有沉重 物跌落地的闷响,直至左邻右舍都被惊醒了,纷纷亮起了灯,就看见两只大鹅雄赳赳的张开了羽翼,团团围著躺倒在地上的一个身形瘦小的人,其中大鹅趁那人不註 意,狠狠地往那人的臀部啄了下去……那人吃痛,猛力挣脱了两只大鹅的纠缠,狼狈的拔腿而逃,迅速窜进狭窄的小巷弄里去了。

灯火中,只见两只受伤的大鹅,抬头挺胸,昂然站立在篱笆外,胜利的啼叫著。鹅洁白的胸膛上点点血跡,地上散落了一堆的羽毛,显示事发前曾有过激烈的“搏斗”。然,值得庆幸的是大鹅仅受了点轻伤,並无大碍。

从此,大鹅英勇击退宵小的故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迄今仍津津乐道呢。

(星洲日报/副刊‧ 文:黄晓玲)

醫生的荷包

同事前不久歡欣雀躍的迎接學醫的兒子從英國學成歸來,心想這下總算苦盡甘來熬出頭了,沒想到他大吐苦水,聽完後我也只好苦笑連連。

他說兒子申請到吉隆坡中央醫院實習,為期兩年,每月薪水加津貼有兩千塊,在外和同學分租了一間 小房間,每月租金要400令吉,因為吉隆坡的公共交通系統太糟糕和不可信賴,他毫無選擇地必須買車代步,每月的汽車貸款汽油費停車費過路費加起來就要七百 多塊,還沒加三不五時的修理費和罰單,個人保險費150令吉,電話費150令吉,每日三餐即使再怎麼省都要15到20令吉,一個月下來就600令吉,所以 每次還沒到月底就已經阮囊羞澀成了典型的月光族。

【新潮】引發生活新感受:潮流不一定是最好,穿出自己的风格才是时尚!

身為醫生,他驚訝地發現他連請女朋友出門約會都不敢,因為看場電影吃頓飯的代價是要連吃數天的 泡面配白開水;而他也不敢再夢想要添購新衣或泡吧喝酒玩樂……我笑說這樣不是很好嗎?你以前是如何的寵他縱容他,給他一切最好的,寧願自己勒緊腰帶省吃儉 用甚至賣房賣地供他去英國留學,現在他學成歸國不就可以開始反哺孝順你們倆老了?他知道我在說笑,不過仍不得不認真的繼續訴苦,他說等兩年實習結束升為住 院醫生後就會比較好了,到時月薪就可有三千塊,我說然後呢?他說順利的話七至九年後可以成為專科醫生,到時每月就會有六千多塊了,當然前提是必須能沖破重 重難關和突破層層固打限制和無數的天時地利人和……講到這裡他突然問我:原來你們醫生的荷包是這樣子的?

唉!我很多年前不是就告訴過你了嗎?是你說的,打死你也不相信的!

(星洲日報/副刊 )

“相信”是起点

昨晚,参加了一个小组聚会,主持人播了一个短片,我感触很深。

短片描述一支球队因为即將面对劲敌,个个都垂头丧气,连队长也泄气了,一副未战先败的样子,唯 一不放弃的是教练。教练知道,只有队长肯站起来,整队球员的士气才能够再一次被激起。於是,教练逼迫队长,像平日练习一样,背著一个球员,用四肢爬到指定 的距离三十米,比平时的多了十米,而且强调膝盖不准著地。

【世华‧奇闻】迷恋女警甜美声线,男子虚假报警上万次!

提不起劲的队长一心认为办不到,但教练相信他一定行。开始前,教练用黑布蒙上了队长的眼睛。起 初,队长像平日一样爬著,没多久,他就打算放弃了。教练跟在他前头,不断为他打气,不知说了多少次“继续”、“加油”、“你快做到了”、“一定能”。这间 中,队长说:“我撑不下去了。”教练说:“再来,继续加油。”队长又说:“我的手臂像火烧一样。”教练回答:“让它烧吧!你能的。”就这样,教练没有停止 地在身旁为他打气,最后他做到了,原本说爬三十米,结果他爬完了整个球场。更没料到的是,背上的球员大家原以为他140磅,不料抵达终点时,他说他最近胖 了,大约是160磅,全场的人都为这不可能的任务惊嘆。队长站起来了,其他球员也站起来了。

相信的力量是何其大。

前个星期,校长派了一个任务给我,大家认为这应该是不可能的任务。一个自闭的学生不来上课,躲 在房间里,不说话,不吃不喝。去年,她刚升上中学,无法適应迎新周,也当了一阵子的逃兵,不来上课。一次和她单独的谈话,我把她带进了华文班,之后的一整 年都相安无事。今年,我没教她那班,她没来上课我不知道。校方见了家长后,他们指名要我去她家开导她,我上完课后去了。她躺在床上假装睡觉,不睬我,不回 应。但我相信她可以听见我跟她说的话,而且相信她听得进去。之后,我走出她房间,她妈妈问我:“如果她明天还是不要去学校怎么办?”我告诉她妈妈,我们一 定要相信她,就相信她会去上课。虽然她第二天没来上课,但最终她回来了。她还不愿开口说话,但我跟她说话,她笑了,她点头了。

相信是起点,坚持是终点。只要够坚持,坎坷的路一样可以变平坦。

(星洲日报/副刊‧文:范彩芳)

瓶中鹅

有一个写得很美,关於禪的故事:师父出了一个难题给弟子,他告诉弟子,有一只小鹅,从小就被装进瓶子里餵养。3个月后,这只小鹅的身体越来越大,已经大得无法从瓶子里出来了。请问要如何在不打破瓶子的前提下,把鹅活捉出来呢?

这问题把弟子问倒了,弟子每天静坐冥想,该用怎个方法才能把鹅抓出来呢?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摔破瓶子,可那就破坏了规则,不行。那先把鹅弄死,肢解后再一块一块取出来吧?那也不行,规则说了要“活捉”!

【新潮】引发生活新感受:潮流不一定是最好,穿出自己的风格才是时尚!

弟子思忖,若这两个办法都不行,那真是没辙了。这问题是不是没有答案?可是师父必然不会问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师父问这个问题,一定有他的用意。於是弟子继续想,想啊想,日想夜想,想了很久很久,终於想出了答案!

弟子得到答案的那一刻,不禁哈哈大笑,怎么如此简单的问题,竟能困扰我这么久,真是太蠢了!

● 烦恼的念头

各位想知道答案吗?哈哈!撰文至此,我是一定要说的了。其实这答案一点也不科学,却饶富禪意。

答案:根本没有瓶子,也没有鹅,所以没有问题,也没有答案。

师父想要表达的是,所有的问题与烦恼,都是你头脑製造的幻想,它从来不曾存在过。这世上没有这么一只活在瓶子里的鹅,如果你为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忧虑,那就著相了。

瓶子里的鹅是一个比喻,喻著我们身边发生的所有大事小事。很多问题,只存在於头脑,而不出现在现实。

西方一个心理实验与这故事异曲同工:人的烦恼,40%属於过去,50%属於未来,只有10%属於现在。在这之中,92%的烦恼未曾发生过,剩下的8%则能轻易度过。

当烦恼出现,你要知道,你並没拥有烦恼,你拥有的,只是一个烦恼的念头。除却念头,甚么也没有,就像佛家所说的:“一切有为念有,一切无为念无。”

(星洲日报/副刊‧文:米糠)

回娘家

自從搬回到首都以後,老公很體貼的常常自薦陪我回娘家,大概是為了彌補當初把我拐到東馬的罪行吧!想起住在亞庇的那幾年,要回一趟娘家,得飄洋過海,下了機,還要想辦法南下麻坡,兜兜轉轉的舟車勞頓,起碼要耗掉七八個小時。現在這僅僅兩個小時的車程,實在方便太多了。

那天回去,和媽媽坐在門前的石墩納涼時,見隔壁的清廷嫂正要出門,向她打了個招呼,她便上前來 與我們寒暄幾句。見她手裡捧著個杯子,問她要上哪去,她說泡了一大壺咖啡喝不完,帶一杯去給她女兒。她女兒就住在同一條街,不到五十步的距離,捧著咖啡走 去還熱騰騰呢!週末早晨,有媽媽來敲門送上一杯熱咖啡,這種幸福,實在叫人恨得牙癢癢。我想我這一輩子大概也難有這樣的際遇了。現在才知道嫁得近有這等好 處,真後悔當初沒和兩小無猜的鄰家男孩多培養些感情(嘩!這話可不能讓我老公聽到才好)。

【新潮】引發生活新感受:潮流不一定是最好,穿出自己的风格才是时尚!

和媽媽的話題也因為清廷嫂那杯咖啡的關係,而談起外婆的晚年。外婆的最後幾年,已經不能為媽媽 做甚麼了,但媽媽依舊三天兩頭往娘家跑。她回娘家可不像我,有大包子、糯米雞、大籃大籃的水果等著我駕臨,離開的時候還要塞滿整個後車箱。媽媽探訪外婆, 不是為得外婆的寵愛,而是享受履行孩子的責任,每次去,她都會帶些自己弄的點心去。然後,聽她重複地說著成年舊事、幫她打掃房間、縫補破了的衣服。外婆已 經過世5年了,說到自己沒了母親的孤兒身份,媽媽還是忍不住落淚。縱使丈夫再體貼,孩子再孝順,那仍是一個無法填補的缺憾。我依然很清晰的記得在外婆的葬 禮上,60歲的媽媽哭得像在百貨商場裡走失了母親的小孩般無助。

心裡藏著對母親的依戀

看著面前這紅了眼睛,頭髮斑白的媽媽,讓我有一種悲痛的領會。一直以來堅強的她原來和我一樣: 在一個不斷為孩子付出的母親心底,還藏著對自己母親的依戀,那是一個心靈的故鄉,一個沒有恐懼壓力,能讓你重新獲得能量的地方。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像她 一樣失去那個能量的泉源,變成一個孤兒,鼻子就酸酸的,還有一種很深很深,像看不到底的寂寞淒涼。我傾向前去,把頭埋在媽媽的肩膀上,但願未來還有很長很 長的日子,能讓我愛她寵她回報她。

中國歷史上,西漢太宗漢文帝,雖貴為天子,在母親臥病3年期間,也都親自侍奉,確實做到了“親 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成為了《二十四孝》中親嚐湯藥的主角。我常想,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的熙來攘往,即便你在職場上能呼風喚雨,回到母親的身 邊,也只是一個單純的“孩子”身份,是眼前的她賦予你生命,孕育你成長。古人的教誡沒錯,行孝要趁早,莫待子欲養而親不在時,才來空悲切。

(星洲日報/副刊)

四十前後

12歲時,翻著日歷問媽媽:1999年之後是甚麼年?媽媽說:是2000年啊。我點頭,算了算,說:到時我已經31歲了。

31歲,對一個12歲的小女孩來說是那麼的遙遠,那樣的遠,遠到讓人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到達。

【新潮】引發生活新感受:潮流不一定是最好,穿出自己的风格才是时尚!

後來千禧年紛紛擾擾的就過去了,依稀記得一字開頭的年份和二字開頭的年份交接的夜晚非常繽紛,我在深夜里醒來,心裡想,That’s it,過去了。卻不知道那只是我的人生的另一個開始。

40歲的關頭來得不聲不響。也許不是它不聲不響,而是我從31歲忙到40歲沒有察覺它的來臨。

如果人生有80歲,40歲關口就是夾心,剛好在中間。40歲的人生,有漸漸老去的父母,下有嗷 嗷待哺的孩子。(當然,你別打岔,是,是我遲婚,我身邊已經有好幾個40歲的朋友已經做了公公婆婆我還在每個晚上陪孩子看繪本。)我們就在中間,密切留意 左邊長輩的身體健康和他們的需求,關註著右邊小輩的生活教育和未來。

我們就在中間呵。幸福的中間,我們身邊有老有小,雖然老的老小的小,但這不就是幸福嗎?

我覺得幸福得不想再往前走了,讓時光停在這老的老,小的小的境地,多好。我們努力工作讓老的安心小的開心,我們的成就感就在他們的笑臉上。

但我們還是要往前走的。走著走著,總會走到有一天,有編輯來問我:要不要來寫篇五十前後心情的文章?或:要不要來寫篇六十前後心情的文章?或:要不要來寫篇七十前後心情的文章?以此類推。

我等,我等著編輯來跟我討一篇一百歲前後心情的文章。

(星洲日報/副刊)

时钟